今晚,我们共修了一坛莲师法之后,阿楚仁波切说忠师兄在修法前问了很多问题。最后一个问题问得很好,就是到底皈依后要如何修行?以下关于“如何修行?”的问题给予答复。阿楚仁波切认为,佛教修行不外“戒、定、慧”三学。修行人起码要严谨的持守“五戒”和履行“善行”。五戒即是“不偷盗、不邪淫、不酗酒、不妄语、不杀生”;绝对不可以犯戒。诚然,众生的习气是很难立刻净化的,但是,修行人要下决心把不好的习气慢慢的改掉。任何一个还未成佛的人,始终会仍然有些缺点,就算是为人师表的大修行人也难免如此。因此,连师尊也告诉弟子“不要看我的缺点,而是学习我的优点。”修行人除了守戒之外,还要履行所有“利他”的善行。
除此之外,修行人要修持“六度波罗蜜”,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布施包括了“法施”、“财施”和“无畏施”。听闻妙法,如《妙法莲华经》,而与他人分享,就是法施。建庙、印经、济贫就是财施。在他人遭遇恐慌之际,而挺身而出安抚他人,甚至自我牺牲来保护他人,就是无畏施。一个人今天之所以富有,是因为他前世作了财施,累计了今世的福报。一个人今天之所以穷困,是因为他前世没有作财施,所以没有累计到今世的福报。因此,今天贫穷的人更加要尽量做到财施,才能改变命运,下一辈子才会变成一个有钱的人。佛的其中一个称号为“两足尊”,意即“福慧具足”,福报和智慧都已经达到了圆满的意思。另外,忍辱波罗蜜很重要,只要生在人间,就必须面对和忍受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包括忍受妻子的唠叨、他人的批评等等。当一个人在修持忍辱的时候,心中会难免感觉不平或委屈,只是把自己内心的不满给硬生生的压了下来,没有情绪失控;能够做到这一个层次的忍辱,已经算是不错。然而,真正的忍辱是指受辱者心中完全没有不平的感受!所谓“精进”指的就是“修法”,而修法当中就包括了“禅定”,其最终的结果就是“智慧”自然的开启。
阿楚仁波切也谈到了最近在佛教界发生的两起争执事件。一是有关一位藏族在西方弘法者的不当行为。二是有关台湾一僧团接班人的事端。该弘法者西方弘扬佛法约30年,创立了上百个弘法道场,西方弟子成千上万,但是,他最近被亲近的西方弟子们控诉已经多年行为不检点,殴打弟子和性侵犯等。弟子们去请教达赖喇嘛应该如何去处理这一种问题,达赖喇嘛告诉他们虽然此弘法者与他很熟悉却犯了非常错误行为。此藏族弘法者本打算以暂时闭关修持来回避弟子的控诉,但最终被迫完全卸下他所有弘法道场的指导上师的身份,裸退。至于台湾的该僧团曾经与在家弟子从学达赖喇嘛,学习宗喀巴大师著作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弟子众多,但是,原来的僧团的创始人在圆寂前却挑选了一位中国籍的女子为其接班人。此女竟然以一位在家居士的身份领导僧团,违反了佛陀的法规;而且传闻此女还与一沙弥发生了不如法的行为。该僧团前去请教达赖喇嘛有关在家女居士领导出家僧众的对错,以及汇报此女一些错误的行为等等;达赖喇嘛同样的告诉弟子们要公开弘法者一切不如法的行为,警戒世人,保护真正的佛法。关于此事,阿楚仁波切认同“在家人不可领导出家众”此乃释迦牟尼佛制定的法规,但他却不认同“女众“不可领导的说法因为传统佛教向来都轻视了女众的修行根器和证量,但女众当中其实也是有大成就者的。
阿楚仁波切说,今天网上的讯息五花八门,龙蛇混杂,真假不分。修行人还得靠智慧去分辨个中的真伪,才可以避免被误导。这就是我们这个末法时代的乱相。因此,一个修行人要严守戒律和精进的修行,才是最重要的。
12-8-2017 日月凤婵节录报导